从神坛到民间 从一隅到四海——千年南海神庙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 2012-03-11 浏览次数: 92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76期“人文岭南”版文章之一。

  历经1417年的风云,上至皇族、下到百姓,无数的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怀揣着乞降甘霖的愿望,虔诚朝拜。

        从古代帝王阵势宏大的祭祀海神,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流光溢彩,再到民间神愉人乐的岭南化的狂欢节——波罗诞。

  有人呼喊复兴传统民俗文化,有人高举文化旅游的大旗,也有学者提出“南海神信仰是维护南海海权的文化力量”……

  南海神庙的华丽转身,有着这个时代无法抹去的印记。

  火神变水神 海神称波罗

  南海神庙所祭祀的南海神,即中原祝融。众所周之,祝融尊为火神,为何又成为司辖南海的水神呢?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神语》中解释得很清楚:“祝融,火帝也,帝于南岳,又帝于南海者……司南海,司南方是也。司火而兼司水……水与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为水火之帝。”火神祝融就这样由南方之帝君变而为南海之神,再推广为司辖岭南各地江河湖海的水神,并与洪圣大王的传说相附会,化为本地土生土长的水神,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

  能让火神掌管“海事”,岭南海洋文化之变通、包容、开放之能可见一斑。更让人惊叹的是,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南海神庙竟然因一个“老外”的到来,处处改姓为“波罗”了:南海神庙被称为“波罗庙”,神庙前的扶胥江被称为“波罗江”,还有波罗诞、波罗鸡、波罗粽等等。

  相传,唐贞观年间有一位来自天竺(古印度)波罗国的使者,途经南海神庙,遂进去拜谒,将带来的波罗树种于庙前。由于流连忘返,耽误了归程,于是每天站在海边等待本国的航船,最后去世于此。当地百姓将他厚葬,并按照他立于海边的神态塑像,穿上中国衣冠,请进庙中供奉,称为“番鬼望波罗”。后来,朝廷追封他“达奚司空”。他从蕃客变为蕃神,又从蕃神变为中国神,成了南海神的助手“助力侯”。这是珠江文化吸收海外文化的精彩演绎,也见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万帆竞发的繁华。

  
走下“国家祭坛” 民间华丽转身

  自隋文帝下诏建南海神庙,已过1400多年,历朝皇帝下诏加封、派员祭祀以及拨款修葺的次数在100次以上。从庙内现存的碑刻和文献资料看,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宣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历朝皇帝都曾亲派大臣或委托广州地方官到庙内祭拜,除了祈求风调雨顺、减少自然灾害之外,更多则是反映政权更迭、皇帝登位、平定内外叛乱等事。由于历朝皇帝的宠爱,南海神庙的声誉日渐兴隆,地位慢慢超过了东、西、北三海的神庙,成为诸海神庙之首。

  有趣的是,历代皇帝不知道如何表达他们对南海神的崇敬之情,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样的一种方式,那就是给南海神“封官”。

  建庙之初的隋代,他还只是享受“侯”一级的待遇,但是到了唐代,便被唐玄宗赐封为“广利王”了。南汉为“昭明帝”,宋代更是多次加封,到南宋绍兴年间已官至“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清雍正皇帝还进一步将其册封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成了四海之内至高无上的海神。

  民国时期(1923年),时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的孙中山偕同宋庆龄,曾到南海神庙拜谒过南海神。陈济棠主粤时,其夫人莫秀英曾以个人名义赠送给南海神庙两万两白银,用于维修事宜。尔后内战不绝,及至日寇入侵,国运渐至衰微,南海神庙的官庙地位也就成为了历史浮云。

  千百年来,来来往往的人们单纯而固执地相信,庇佑一方的南海神庙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附近居民逢初一、十五,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神,所求之事可不仅限于“海事”,也求五谷丰登、早生贵子、求学中第、升官发财、健康长寿等等。

  每到波罗诞期间会有很多祭神娱神的活动,其时“珠三角”各地区的居民蜂拥至庙中拜神,人头攒动,蔚为壮观。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广州作《即事》诗4首。其一云:“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描绘的正是波罗诞的盛况。历经千年,波罗诞已演绎成“珠三角”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庙会。

  
聚文气 留下千古风流

  历代文人墨客在南海神庙留下了不朽的历史遗迹和佳话。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所撰文的碑刻屹立在神庙的头门前。南海神庙也因韩愈此文而声名鹊起。

  北宋诗人苏东坡的七律“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极有气势地矗立在浴日亭的石碑上,俗称“东坡石碑”。

  其后杨万里、汤显祖、薛纲、陈献章、屈大均、李文藻、宋湘等等也许是冲着“东坡石碑”的名人效应而来,或观日品诗,也作诗唱和,名家荟萃、济济一堂,留下了珍贵的印记,成就了这长江以南最大的“碑林”。

  经过历朝的更迭,南海神庙的文化积累可谓是厚甲一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电子版http://sspress.cass.cn/news/21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