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列岛发现台湾海峡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 2012-04-05 浏览次数: 219

  「馬祖考古新發現—八千年前『亮島人』出土」

 

陈仲玉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11年7月15日,連江縣縣長楊綏生先生注意到在「百勝港」上方道路旁的邊坡斷面上有貝塚遺留現象。遂通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先生登亮島調查該貝塚之重要性。經過地表文物遺留與文化層現象觀察,初步判定「百勝港」確是古代貝塚遺留。此外另在該島中央道路-「擎天路」接近「島尾」的一段路邊,也發現貝塚遺留。這處嗣後被命名為「島尾Ⅰ遺址」的地點,除了發現相當古老的陶片之外,尚有人類頭蓋骨三片,經過初步的判斷,應是一處很早的史前新石器時代遺址。當時均進行了初步對遺址遺物採集與記錄。

    馬祖列島位在福建省閩江口外,因是大陸邊陲的海岸島嶼,且長期為軍事管制區,故向來未被史學界重視,考古學調查研究工作更是力有未逮。2000年以前,馬祖地區十九座島嶼群從未曾有過考古遺址的紀錄。2001年6月間,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六期)」。研究計畫內容包括福建省金門與連江兩縣,在該項調查中,連江縣部份即是在馬祖群島,發現八處遺址和一處發現古遺物的地點。這是馬祖地區有考古遺址紀錄的開始。

    2001年的調查工作之後,史前「熾坪隴遺址」一處曾經 2004年及2005年二次發掘與研究,對於熾坪隴遺址文化的屬性大致有所認識,其年代將馬祖列島的歷史推早到距今約6,000年。2011年12月19-28日,陳仲玉帶同馬祖亮島考古隊再次登島調查與發掘,又在島尾發現另一處遺址,為『島尾II遺址』。這三處遺址所採得的貝殼標本,經過台大貴金屬實驗中心的碳十四(C14)的定年:『島尾Ⅰ遺址』有三個的年代,距今均在7,900~7,500年間;『島尾II遺址』約7,700-7,500年。

 

 

           在考古試掘『亮島島尾I遺址』時,除了出土若干陶片、石器、骨器、貝殼之外,還發現一座墓葬;一具人類骨骸,出土於遺址底層之下,年代更在「島尾Ⅰ遺址」之前,會早多少不得而知。此具人類骨骸在初次上島做遺址調查時,即已發現三片頭髗頂骨露在遺址南側斷面上,當時已知此墓葬的存在,並收集那三片頭骨標本。此次發掘的重點之一,就是想了解該具人骨的情況與其完整度,以及墓葬的詳情與文化層關係。經過發掘,果然出現此墓葬,人類骨骸尚稱完好。為避免墓葬因保存環境突然改變,或其他因素而遭到不必要的傷害,遂決定將整具墓葬連底土一併取出,以便運回馬祖民俗文物館,待後續進一步的處理。整具骨骸,目前已運回「馬祖民俗文物館」保存。由於他有近八千年的年歲,命名為『亮島人』。經請台湾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邱鴻霖助理教授和他的團隊做了初步的處理。人骨的研究將分二部分:

    與國際研究機構合作,透過DNA樣本抽取做人類遺傳學分析與人種學的研究,以探討其古代的種屬;以及其與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關係,以及南島語族分布的理論。目前已與徳國Department of Evolutionary Genetics,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的Dr. Mark Stoneking連繫。

    『亮島人』骨骸本身可做人體組織形態學的研究。甚至可重建『亮島人』的體格形態,以及進行屈肢葬的古代風俗習慣研究。目前依據邱鴻霖助理教授的初步的瞭解:

    人骨為仰身屈四肢,即所謂「屈肢葬」。保存狀況,整體而言保存狀況尚稱良好;存留部位約有75%,頭骨、四肢骨骨質良好,頭骨雖破損較為嚴重,但變形程度不高,可望修復並重建顏面。男性。依臼齒磨耗程度推估約30~35歲。身高落於165±1.57cm,體型中等並不高大,但從骨骼肌嵴線發達、粗厚之骨體觀之,此個體應為肌肉活動能量大、體型結實之個體,特別是上肢骨.

斷面上採集到骨質遺留,經判斷為人類頭骨(頂骨),一側延伸至眼窩上緣,另一側延伸至人字縫以下位置。此試掘亮島島尾I遺址發現有一座墓葬(M01)1具人類骨骸,出土於TP1L6以下層位墓葬在文化層的最底部(L6),頭骨約在L5即已出現。初步推測該具墓葬長約70公分、寬約50公分,未發現明顯墓口。墓葬之土色土質為明黃褐色(10YR 6/8)砂土,且砂土有膠結現象;墓葬長軸約呈東西向(27°);該墓葬屬於正身屈肢葬,無葬具,且未發現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