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系列讲座(十四)
发布时间: 2017-05-27 浏览次数: 492

居延考古与额济纳汉简

2017527日下午,厦门大学历史系在南光一320会议室举办了第十六场考古文博系列讲座——“居延考古与额济纳汉简。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主讲,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师、中国史专业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及本科生四十余人参加了这场讲座。

开讲后,魏坚教授首先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以居延地区为例)独特文化形成的原因,认为其与大山、大河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包围阻隔密切相关。他还明确指出居延地区出土的简牍命名方式应更加科学化,他主张依据考古学命名的一般原则,将居延考古出土的汉简称之为额济纳汉简。

说明:C:\Users\tonen\Desktop\2017060814183171.jpg

由于居延地处北方,地广人稀,古代遗迹尚未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考古工作虽艰苦卓绝,但发现成果颇丰,著名的烽燧、障塞、城址发现较多,如大同城、绿庙、居延城、绿城障、甲渠候官第十四燧等。魏坚教授讲述了许多考古发现过程中的趣事,同时也表现出对各遗址保存现状的担忧,如现代影视业对于古遗址利用不当,新增遗迹等现象。讲座过程中,魏坚教授不断向同学传递正确的文保意识和积极乐观的考古精神。最后,因同学们未对汉简作过深入研究,魏坚教授还简要讲授了简牍研究相关的基础知识。

讲座内容结束后,魏教授与在场同学们进行了积极互动,并鼓励大家以认真的态度学习,乐观的精神工作;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只有团结各民族,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场师生不禁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