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是跨学科综合工程
发布时间: 2011-04-27 浏览次数: 117

网络来源: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10427/102524451.shtml

    (记者廖翊)“‘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是包括水下考古、水文、生物、化学、物理、机械、工程、政府管理等在内的跨学科综合性工程。整个发掘方案还在拟定中。我们对‘南海一号’的试掘,正是不断地对这个方案进行探讨和完善。”

  25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南海一号”考古队领队刘志远,对参加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实地采访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作上述表示。

  采访在广东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这座被誉为“水晶宫”的现代化庞大博物馆,因2007年12月“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成功后的整体“入住”而备受瞩目。

  沉没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如今隐身于巨大的沉箱中。一层层工作钢梯,一方方以钢架铺就的考古探方,让人感到这艘古沉船昔日的宏大规模及留给世界的无比神秘。继2009年9月第一次对“南海一号”试掘后,今年3月26日起,又开始了第二次试掘。

  “第一次试发掘确定了沉船两侧舷板在沉箱中的位置。这一次,是为了确定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为全面发掘‘南海一号’作经验的积累和方法上的准备。同时,我们将大量采集水、泥等沉箱中的标本进行试验和测算,努力提高考古发现的含金量,并通过试发掘提高考古人员的学术水平。”刘志远说。

  刘志远介绍,经过近一个月的试发掘,初步完成了既定目标。不仅确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采集了大量水样、泥样标本,更为可喜的是,在发掘方法上取得了新经验,许多方法是在沉船考古、田园考古方面第一次运用。

  “首先是用封闭式硬探方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此类考古中的淤泥塌方及渗水的棘手问题,使测量、绘图、摄影等资料采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地层取样上,发明了用玻璃试管对实际地层进行直接套取的新方法,最为真实地保留了最原始的地层叠压关系,得到了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的充分肯定,认为这个做法有推广价值;另外,通过对水泵进行改造,达到既能抽污水、又能抵抗海水腐蚀的功用,解决了泥水问题对测量工作的困扰;在测量绘图方法上也实现了创新,我们的全站仪不仅达到快捷、准确地测量,数据可以通用的效应,平面垂直摄影结合AutoCAD描图的测绘方法,更能够表现船体结构的细部,弥补了考古测绘的缺点。”

  刘志远表示,在试发掘中,整个发掘队伍学术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参与试发掘的11名考古队员,每人都有一个科研题目,有的已完成并即将发表。

  有记者问及“南海一号”入住“水晶宫”3年多,为何迟迟未展开全面发掘,刘志远表示,这项跨学科综合性工程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室内水体治理一直是个难题;其次,沉箱的耐性和强度,它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还有,沉箱到底如何切割,怎么样让它离开水晶宫……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在全面发掘‘南海一号’之前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们进行试发掘,除了搞清沉船在沉箱中的准确位置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和创新各种发掘方法,这才是发掘‘南海一号’的科学态度。”

  刘志远说,为了更好保护“南海一号”,还需要提高试发掘的水平和质量,尽量减少试发掘,“我们当然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试发掘。每次发掘完,我们赶紧将探方回填,就是为了保护好‘南海一号’的信息量。”

  有记者担心“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因水下环境的改变,其保护将受到影响。

  刘志远回答说,“现在‘水晶宫’的环境是尽量模拟‘南海一号’沉没地点的海况环境。不可回避的是,无论怎样模拟,都不可能与过去环境完全一样。水体的治理还在探索中。经过对水温、水质、含盐度等的不断观察、论证,表明沉箱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太大改变,对‘南海一号’的影响非常小。值得欣慰的是,‘南海一号’上面覆盖的淤泥没有被破坏掉,这是护卫‘南海一号’800多年的最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