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的不只是一艘沉船
发布时间: 2011-04-27 浏览次数: 130
   海底长期堆积起来的人类文化遗存比大陆上任何时代存在的遗存都要多,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坐落在海底,只是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曾经辉煌的航海史更是留下了丰厚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考古承载着复原中华海洋文明的梦想。

  中国的水下考古是被逼出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陈华莎不止一次听自己的老师耿宝昌讲起当年的失落。

  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等人偷偷摸摸地从位于南中国海的一艘沉船中打捞出一大批中国文物,包括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和金铃等,并于次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苏富比拍卖行,将这批瓷器以高价卖出。这件事,引起了国际博物馆界的义愤,更激发了中国政府与我国考古界发展自己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

  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所属考古部门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负责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水下考古工作。1989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由此,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三道岗遗址 拉开自主打捞序幕

  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第一次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新阶段。

  1991年7月,辽宁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作业中,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绥中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了其中的584件瓷器,有白釉、黑釉碗、罐、瓶、盆、碟等器物,初步推定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

  1992年6月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牵头,来自沿海各主要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绥中水下考古队”开始对三道岗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发掘。

  为了获得沉船遗址的准确位置,水下考古队采用了高科技的遥感探测手段与潜水人员水下探摸相结合的办法,成功实施了三道岗海域1公里×2公里范围内的遥感探测和定位。

  由于特殊的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化学等因素制约,三道岗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先后运用、借助的技术领域涵盖航海、物探、定位、潜水、勘测、发掘和水下摄影摄像等方面。

  在沉船遗址定位技术上,由于三道岗沉船是一处远岸遗址,不能通过近岸物体的参照进行定位,在遗址的历次勘测工作中相继使用了雷达和卫星等远程定位技术。

  雷达定位是一种利用雷达波的发射与接收,确定发射点与接收点间距离的定位系统。通过在遗址点上的船台接收波束计算出与岸台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换算出遗址点在北京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

  探测过程中,水下考古队先后使用的旁侧声纳扫描系统、高精度测深、磁感应法、浅地层剖面技术等遥感物探搜寻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道岗沉船的勘测、发掘与记录,基本上建立在常规水下考古技术的基础上,但由于海底堆积物异常和能见度极差,水下考古队也尝试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勘测中的技术环节包括二维、三维勘测,软质堆积和沉积物的发掘。

  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第一次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新阶段。对绥中三道岗沉船的调查发掘,为宋元时期磁州窑生产和销售情况、北方海上交通史、造船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华光礁一号”揭示“海上丝绸之路”

  1998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将一面蓝白相间的队旗交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威手中。12名训练有素的水下考古队员,乘着备有两套潜水装备和水下考古器材的工作船,由海南省琼滩市潭门港起锚出航,驶向西沙群岛。这支队伍此次出海,是要对西沙群岛水下遗存进行一次大面积普查。

  由于西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表面是一层厚厚的礁板结层,这使旁侧声纳仪的穿透性受到影响。加上沉船遗址一般都分布在暗礁密布的地方,大多都很浅,无法行船,所以,调查只能采用人工拖拽目视搜寻和自由潜水搜寻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次见到水下的情况,队员们心中的兴奋一下子变成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痛心、惋惜,还带着几分无可奈何。遗址现场令人触目惊心,数千平方米的范围内,散落着大堆大堆的瓷器残片,到处可见残破的瓶子、碗底、碟片、熏黑的船板,水下爆破形成的3个大坑宛如巨大的伤疤。从瓷器崭新的茬口推断,显然是近期破坏所致。

  华光礁发现的这处遗址,面积比足球场还大,表面到处是破碎的盘子、碗,上层已经结满灰白色的钙质硬壳;东西最多的地方高度约有两三米。粗粗一看,就能分辨出青瓷、白瓷、青花瓷,都是最常见的碗盘、粉盒等日用品。遗址中很多地方已经被掩埋在厚厚的珊瑚沙下。这给了考古队员们很大希望,他们认为,珊瑚沙下一定还有落水的瓷器。经过连夜讨论,考古队决定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他们把这处遗址命名为“华光礁一号”。

  据研究认定,“华光礁一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海上贸易沉船,它是从福建的泉州港出发的。采购的商品有来自闽江上游支流松溪窑的民用青花瓷器、晋江磁灶窑的粗瓷器,还有泉州德化窑的青白瓷器。

  历时39天的西沙水下考古调查,在西沙群岛的永乐环礁、华光礁、北礁等海域共发现文物遗存13处,其中有3处为沉船遗址,华光礁1处、北礁2处。依靠实物资料所获得的科学结论,再次向世人昭示:居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蕴藏有极为丰富的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南海一号”世界水下考古的创举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艘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至今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制约水下文物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出水文物的保护就是全世界的难题。水下考古只是完成了整个文物保护工作的1/3,后期的保护工作更艰巨。”广东省文物考古所的建筑学博士曹劲说,“南海一号”古沉船所采用的整体打捞,是我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一次创举。为其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首例将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过程向观众展示的动态专题博物馆。然而,对于“南海一号”沉船的相关研究一直进展缓慢。从2006年起,广东省就联合中山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科研单位就“南海一号”古沉船所处海水环境、泥样等进行分析,并不断对古沉船所需的温度与光照条件进行实验,但所有的研究要到“十二五”期间才能完成。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孙键说,中西方文明曾经有过美丽的邂逅,和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海上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中西文化交汇的桥梁。而每一艘远航的船,就相当于我们陆地考古的一个遗址,是那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标本,通过对所有信息的捕捉,可以充分地揭示那个时代的海上贸易方式,再现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这是文献资料所不能代替的。这或许就是水下考古的终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