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真容想见还得再等等
发布时间: 2011-04-27 浏览次数: 100

来源: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4/26/5980376_0.shtml

开始于3月底的“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第二次试发掘已完成原定计划,进入收尾阶段。此次挖掘确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尝试了多种新的考古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水样和泥样标本,为沉船的整体发掘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这是记者从25日下午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的“南海Ⅰ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确定了船艏的位置,采集了大量水样和泥样标本

2009年9月,“南海Ⅰ号”进行了第一次试发掘,确定了沉船两侧舷板在沉箱中的位置。而此次试发掘确定了船艏的位置,这使船体的结构进一步明晰,也决定了今后的发掘重点。

此次试掘从3月底开始,一共打了6个长宽各1米的探方。记者在现场看到了3个探方,考古队员清晰地标注出了隔舱板、船舷板,我们可以看到散落在探口的碗、瓶、罐等物品,也可以看到船舷板的大致延伸方向。

对于沉船上方覆盖着厚达1米左右的淤泥,考古人员先清理表面淤泥,同时采用气举式抽泥方法抽泥。工作人员在现场采用田野考古常用的“浮选法”对淤泥进行筛选清理,以免遗失细小文物,而浮选之后的泥土还将用来回填。

此次发掘的领队、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的刘志远介绍说,所谓“试发掘”是指在全面发掘之前进行的小规模、尝试性的发掘,主要是为大规模发掘做基础性工作。与第一次试发掘采用的潜水式水下考古方法不同,此次发掘以船体和淤泥为对象,尝试了许多的新手段。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遇到两个棘手问题:一是探方壁达到一定深度会塌方;二是渗水量大。这两个问题影响到测量、绘图和摄影等资料的采集工作。而封闭式硬探方有效地解决了探方壁塌方和渗水太多的问题。

如何对沉船所处的地层进行取样?考古队员采取了用玻璃试管对实际地层直接进行套取的方法,这样地层标本就可以保留最真实的叠压关系。这种方法得到了国内水下考古专家的肯定,其意义绝不仅局限于“南海Ⅰ号”的发掘。

刘志远在现场展示了一个60厘米高的标本柱,可清晰看见黄沙层和淤泥层,淤泥层深浅不同,最底层的颜色最接近深海。在试发掘过程中,使用的玻璃管由于厚度不够出现过破裂的情况,而长度不够也会导致淤泥信息的不完整,这些都为今后的发掘积累了经验。

此次发掘还采用了全站仪进行测量绘图,全站仪不仅能够快捷准确进行测量,而且保证了这些数据在今后可以通用。而平面垂直摄影结合的AutoCAD描图测绘方法则更擅长表现船体细部。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卜工介绍说,对“南海I号”沉船采取何种发掘方法,国内考古界一直有不同看法,第一次试发掘采用的就是水下考古的潜水作业的方法,此次尝试了许多田野考古的方法,今后还将继续探索针对不同的部分综合运用不同的考古方法。

目前200斤水体样本已经运往中山大学进行实验。而数量众多的淤泥样本也将进一步进行实验。

一些问题还需多学科合力解决,整体发掘方案将尽快上报

对于人们何时才能见到这艘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船庐山真面目问题,刘志远透露,由于有厚厚的淤泥保护,沉船目前的状况并不像大家担心的那样有很大的变化。毕竟真正使沉船保存至今的功臣就是那些淤泥,海水温度、质量的变化对船的影响应该是微小的。

但一些棘手的问题依然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比如室内水体的治理,打捞之前,“南海Ⅰ号”位于流动的活水中,进入水晶宫室内后只能尽量模拟原来的海况环境,但显然无论如何模拟都不可能还原到最初的环境。

另外整体打捞用的沉箱的耐锈程度目前也未可知。对于大众关心的沉箱如何切割,沉箱如何离开水晶宫的问题,也都还需要多学科的群策群力。这些都是全面发掘“南海Ⅰ号”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二次试掘已经完成基本目标,进入收尾阶段。而此次的探方也将马上回填,以尽最大可能保护沉船。“我们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试发掘。毕竟每次试发掘对船体都会造成伤害。整体发掘的方案会在征求各方意见后不断修改并尽快上报国家文物局。‘南海Ⅰ号’的发掘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刘志远说。(本报广东阳江4月25日电)

《人民日报》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