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6-05-07 浏览次数: 711

2016年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

 

2016416日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此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系“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共有来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北京、福建等地的文博科研机构40余名嘉宾与会。东南考古学术发展与厦门大学考古学科建设是此次论坛的两大主题。

    416日上午,近年来东南考古重大发现专题报告在人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和肖发标分别作了《广西百色革新桥遗址》、《浙江新石器考古的新进展》、《隋炀帝墓考古发掘》、《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业遗址群》、《江西景德镇南窑考古发掘》、《江西高安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的考古发掘》等专题报告。

   

 

16日下午,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张侃教授主持的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圆桌会议在南光一320会议室举行,与会嘉宾共聚一堂为厦大考古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林惠祥教授在厦大考古学科创设之初所奠定的面向东南与东南亚、面向海洋、与人类学结合的三大传统是东南考古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学术取向。数十年来,几代学者一直秉承这些学术传统,在中国东南史前考古与民族史、海交史迹与海洋考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同时厦大考古专业毕业生也多扎根东南,逐步成为各级文博科研机构的骨干力量。

对于厦大考古学科的建设,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田野水平的培养。田野实习是考古专业最重要的培养环节。学生田野水平的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情况,也影响到厦大考古的学术声誉。考古实习基地不仅是学生实习的摇篮,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地,对于提高教师学术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实习基地是考古专业教学相长的最佳场所,必须高度重视。

二、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课程的实用性。古文字学、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文物鉴赏、文物保护法、CAD制图技术等课程在新的考古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

三、充分发挥我校人类博物馆(含民族学、考古学标本)的机构建置与藏品优势,通过博物馆藏品的学习研究和管理实践,使学生的考古理论知识与实物资料完美整合,并在实验中掌握博物馆的标本收藏、编目、文物保护、陈列设计、管理维护等实践技能。

四、做好新生入学时厦大考古专业的宣传与介绍,吸引优质生源,为东南考古培养高质量的后备人才。

五、找好厦大考古在全国高校考古专业体系中的学术定位。在当前情况下,厦大考古专业应当尽量做到“小”、“精”、“强”、“专”,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强化特色,适度做大,着力做强,为中国考古学的多元发展做出贡献。

六、在学科发展上应当做到兼容并包,制定详细的学术发展纲领。在坚持传统研究方向的同时,适时培育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考古等新的学术增长点。

与会代表还认为此次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开了个好头,希望以后能持续主办,并扩大规模和受众面,代表们提交的学术论文可以《东南考古研究》专刊的形式予以结集出版,这对于提高论坛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次东南考古论坛的顺利举办既促进了东南考古学术交流,开拓了厦大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厦大考古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王华芹、王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