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gd.news.sina.com.cn/news/2011/04/26/1130587.html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刘志远) 昨日,“南海Ⅰ号”第二次考古试掘结束。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本次发掘正式确定了古船船头在沉箱中的位置。
确定船头在沉箱中位置
“南海I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从发现到2007年12月22日整体打捞出水,历经20年。
“南海Ⅰ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过了三年多,除了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试发掘,古沉船一直沉睡在打捞它的“铁篮子”里,诸多谜团等待破解。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今年3月启动第二次试掘,为期一个月,目的有三个,即:确定船头、船尾的准确位置;完善田野考古方法;进一步收集古船的资料和信息。
“已确定船头位置”,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部副主任、“南海I号”第二次试发掘领队刘志远介绍,发掘完成了预定目标,不但确定了船头在沉箱中的位置,也采集了大量的水样和泥样标本,正在进行检测、试验和研究,这些信息对未来古船的保护至关重要。
从考古所提供的幻灯片中,记者见到,在发掘部位的隔舱板和船舷板等位置,均能见到完整的瓷盘、瓷碗以及大量陶瓷碎片、小瓷器等,考古人员表示,本次发掘不涉及古船船载文物,因此在发掘结束后,已对相关部位做了回填。
玻璃试管入地层取样
本次发掘有几个特点。“南海一号”的首次发掘主要以人工为主,而二次发掘首次借助仪器,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通过全站仪测绘,确定探方位置,为制定古船的整体发掘提供参考。发掘中采取了新方法——地层取样 :用玻璃试管对实际地层直接进行套取,按照地层堆积逐层发掘,地层标本保留了最真实的叠压关系。这种方法得到了国内水下考古专家的肯定,并指出其意义绝不仅局限于“南海Ⅰ号”的发掘,而是更具有推广价值。
刘志远表示,本来计划本次室内试发掘的面积在8平方米左右,但最终发掘到6平方米时就停止了,主要原因是,考古人员发现,发掘暴露部位的甲板及有关瓷器很快就出现变色的现象,“继续发掘担心对古船保护不利”。
据有关人士透露,从目前情况来看,古船整体发掘的难度还是很大,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古船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积累经验,全面了解船体在沉箱里面的情况,才能为今后的全面发掘作准备。究竟何时能启动全面发掘?该人士称,很难给出确切时间,“原来有说法是明年有望进行,但这只是个别人的说法”,大面积发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