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中国海”是指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中华海洋文化繁荣、发达、扩展地带,包括我国四大海域及东南亚半岛的陆缘地带、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岛弧及相邻的海域,是以中华海洋文化为纽带的跨界文化圈,是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环。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是历代海洋文化史上形成并积淀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环境、景观、生态等内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
环中国海历代海洋先民创造了发达的海洋文明成就,留下大量独具特色的、在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异彩的、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是海洋先民认识和征服海洋、利用和开发海洋、繁荣发展海洋经济、创造多样海洋文化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记忆。海洋文化遗产既包括历代沉船、船货与舶来品、古外销瓷窑与海洋经济史迹、港市遗迹与航路史迹、海滨聚落与海洋建筑形态、海防史迹等海洋性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各地保存的传统木构舟船形态与民间工匠造船法式、老船家航海技术与航海日志、舟子秘本与水路针簿、古航海图、海洋神灵与航海民俗、海洋族群与船家社会形态等珍贵的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遗产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反映了环中国海海洋文明史的漫长、曲折的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遗产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建国以来,传统史学氛围下的中国海洋人文历史、涉海历史研究,主要侧重于以文献史料为依据的理论研究,虽然部分文物考古与历史学者曾经开展了一些诸如泉州湾宋代海船、海外交通史迹、古外销陶瓷、古航海图等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但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是很不全面的、多缺环的。相对于层出不穷、异彩纷呈的考古(侧重陆上)大发现在我国史前、历史研究上的重大贡献,多时空、多方面的海洋文化遗产在重建海洋文化史上应有的学术价值、学术潜力还远未被挖掘出来。而且,在建国以来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也同样存在重陆上、轻海洋的倾向,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与保护相对滞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在沿海地区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过程中,海洋文化遗产、尤其是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快速灭绝,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港建设浪潮中传统港市面目全非,在大小轮船的轰鸣声中老帆船不见了、帆船匠师相继离世、传统造船法式迅速“失忆”,老船家代代相传的“指南正法”、“过洋牵星”无人承继,海洋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濒危”。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研究与保护,成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研究现状
第一,海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是一项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分析、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领域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建国以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侧重于文物考古的调查与发掘,从人类社会多元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全局的高度来衡量,传统的文物考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
一方面,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与保护不力,远远落后于物质文化遗产(即传统认识的“文物”)的调查研究与保护。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工作中的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相对薄弱,除了部分学术机构曾经开展的一些诸如海交史迹、外销瓷窑口、水下沉船等部分海洋文化遗产的考古调查发掘外,迄今仍缺乏从全局高度对海洋文化遗产内涵构成、时空分布、历史文化价值的系统调查、研究与认识。
第二,现阶段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的不足与学术潜力
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术工作,从一些高校与文物机构开展的海洋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基础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具有很大的学术潜力。
一,缺乏关于海洋文化遗产领域的综合性理论思考。学界和文博界曾提出“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分,以及“中国海洋文化”等思考,但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中仍存在明显的重陆地、轻海洋的偏颇,缺乏从大陆性与海洋性二元文化对立统一的高度,认识海洋文化传统、保护研究海洋文化遗产。
二,缺乏从海洋性聚落形态高度,认识、保护与研究“人海关系”视野下的聚落文化遗存。学界开展了全新世海平面升降与海洋环境变迁,沿海部分史前贝丘遗址环境考古,若干港史、海交史迹的调查等重要的基础工作,但这几项调查研究几乎是“各自为政”的,没有被置于一个系统的文化史框架中,缺乏从史前海岸居址到历代港市的系统的海洋性聚落形态演化史观。
三,缺乏从海洋性经济体系的高度,调查研究古代(商船)沉船、船货、生产址、舶来品及相关的海洋商路史迹。在该领域,学界已经取得一系列沉船水下考古、古外销陶瓷、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局域性的工作、片段式的研究不足以体现环中国海古代海洋经济圈完整的内在结构。甚至“古外销陶瓷”、“海上丝绸之路”等研究范畴,将环中国海的古代海洋贸易陶瓷误识为出口到国界(包括陆地国界)以外的“外销瓷”,将环中国海从史前到历史时代延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文化体系误识为唐宋以来“丝绸之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海上的“转移”,这些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文化视野的局限。
四,海疆遗产与海防史迹的调查研究不力。海疆治理、海防史迹是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对海洋世界主权的象征,是大陆性文化与海洋性文化对立统一的历史记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历代王朝的海疆政策、海疆治理与海防实践等,做了大量理论研究,但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角度的调查研究明显薄弱。
五,濒危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与研究亟待加强。舟船既是海洋活动的工具,又是海洋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学界主要依据文献资料、历史图谱和沉船史迹等“死”的舟船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船史”研究,但却对沿海港湾残存的传统木(帆)船、民间造船工艺等“活”的舟船材料重视不够。在航技方面,学界虽在航海技术、航海文化的研究以及古针经、古航海图的收集研究上,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船家社会中可能还残存的以地文航海、天文航海、使风走船等为代表的古法航海技术,以及更多的水路簿、古海图等珍贵的遗产,更亟待调查、拯救、整理、研究,发掘其在航海史研究上的不可多得的学术价值。在船家社会人文方面,学界在海洋族群、海洋神灵、海洋民俗、海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专题成果不少,但也缺乏以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从族群到人文的船家社会的系统考察。
总之,学术界已经对我国海洋性文化遗产的诸多领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但存在诸如重陆轻海、重文献轻史迹、重物质文化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诸多缺陷,从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角度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更是阙如。在国内外已开展的人文社科研究中,尚无“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的立项,也无类似的课题研究,因而具有明显的创新价值。
通过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航海学、船舶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田野工作,调查、研究濒危海洋文化遗产,发掘、认识、保护环中国海海洋文明史的真实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方面,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是认识、重建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真实历史的客观、有效的学术途径。传统史学主要依托以中原王朝视野为中心、大陆性农耕文化取向的“文献资料”,传统的“中国海洋文化史”往往陷入大陆性王朝历史的附庸,海洋史、海交史也多从中原中心看“海疆人文”、“海防历史”,海洋文化自身的价值、真实历史无法彰显。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是数千年来海洋先民认识、开发海洋之漫长历史的客观反映和最真实、最直接的历史记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对于重建海洋人文客观历史、摆脱传统史学的王朝政治中心视野和大陆性农耕文化的价值偏颇、树立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的视野与海洋人文的话语,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另一方面,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为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多样内涵、促进海洋文化新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传统文化的积淀、保护和弘扬,是中华文化存续、复兴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根基,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同历史时期被不同程度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着力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弘扬,推进海洋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彰显中华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田野调查,系统获取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内涵构成与时空分布的“家底”材料,发掘中华先民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创造丰富多彩的环中国海海洋社会经济文化的真实“历史记忆”,从海洋文化“主位”的立场上客观地重建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史。
在这一总体框架下,本课题所追求的基本理念是,环中国海的空间范畴,海洋文化的视野,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理念,多学科的调查研究方法,抢救性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
在空间范畴上,突破传统史学中原中心、大陆性农耕文化中心的“中国史”偏颇,基于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中华海洋先民开发、活动的海洋空间超越我国四大海域,海洋文化遗产遍布于跨界的环中国海的基本史实,确立调查研究上“环中国海”的空间范畴。
在文化视野上,克服传统“中国海洋文化史”研究中从中原看海疆、从大陆性农耕文化立场看海洋世界的价值偏颇,树立海洋本位的立场,彰显海洋文化自身的价值。
在学术理念上,超越传统考古工作重物质轻非物质、重文物轻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不足,从文物考古上升到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从文化遗产中发掘海洋文化丰富、系统的内涵。
在调查研究方法上,海洋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调查、研究是新时期我国海洋人文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学术工程,内容广泛、工作繁重,需要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海洋学、船舶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协作与整合。
在学术宗旨上,基于沿海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加速的当代,海洋文化遗产、尤其是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濒危困境,树立海洋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调查、发掘与研究,认识、保护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优秀传统与深厚价值。
通过多学科调查研究,摸清环中国海海洋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基本家底,充实、完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遗产的内涵构成,保护、研究与开发海洋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优秀传统,从海洋文化立场和文化遗产的角度重新谱写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史。 本课题的调研分为综论、海洋性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涉及的综合性理论问题。包括范畴、对象、特点、内涵、研究方法、学术史评论等,拟设立一个子课题。
第二部分,海洋性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涉及海洋聚落考古与港市遗迹、沉船船货与海洋经济史迹、海疆经略遗产与海防史迹三个方面。在海洋性聚落形态与港市遗迹方面,包括史前海岸贝丘到历史时代的海滨聚落形态,古代码头、渡口、船坞、疏港路桥、市舶司(海关)等海港史迹,古航标、灯塔、航路参照等航海史迹,街巷、商号、货行、信局、钱庄、蕃坊、来远驿馆、蕃人墓地等港市遗迹。在海洋经济史迹方面,包括古代(商船)沉船船货(丝、瓷、茶、铁等),海洋性瓷窑(或外销瓷窑)体系及相关的腹地海洋经济史迹,舶来品与海外经贸史迹等。在海疆遗产与海防史迹方面,包括古代海防城堡,水军营寨与船政史迹,海岸炮台史迹,以及古代水军、水师遗民聚落。拟设立三个子课题,开展上述不同内涵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研究,涉及舟船民族志与民间造船法式、传统航技与民间航路指南、海洋船家社会人文等。在舟船民族志与民间造船法式方面,包括传统木船形态与结构、沿海传统造船技术、传统造船法式文本等的调查与收集、整理。在航技与航海文献方面,包括地文、天文与气象(八面使风)等船家传统航技,舟子航海秘本(水路簿或针路簿)与古航海图等民间航海指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在海洋船家社会人文方面,包括海洋族群与船家社会形态,多时空的海洋神灵崇拜,祭船、祈风、祭海、送王船等海洋民俗,以及海洋文学与艺术等。相对来说,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形势更为紧迫,这是因为这类遗存大都缺乏实物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加速湮灭、濒危,拟设立三个子课题,分工协作,尽早开展实地采访、记录、收集、分类与源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