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船家社会人文的调查、记录与分析
发布时间: 2011-07-11 浏览次数: 582
海洋船家社会是创造海洋文化的主体之一,当代传统海洋船家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古代海洋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再现,其社会人文是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涵。本子课题拟在环中国海海滨地带选择若干典型的船家社区为个案,开展族群社会文化、海洋性宗教信仰、海洋民俗与海洋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多学科的调查研究,从活的船家社会人文角度认识、把握环中国海海洋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与积淀深厚的传统。
学术基础:虽然学术界尚未以“船家社会人文”为题进行过系统的专题调研,但人类学者、民族史学者、宗教文化研究者、文学艺术学者等,曾从不同学术角度开展了一系列与环中国海船家社会文化有关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不少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在海洋族群文化史方面,有关东夷、百越、南岛语族、疍民、福建泉州海路回族、东南沿海的东西洋海洋移民等,都曾是沿海区域人类学、民族史研究的热点,成果甚丰。在海洋人文民俗方面也有不少区域性调查研究成果,如叶大兵《中国渔岛民俗》、山曼等《山东海洋民俗》、姜彬《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王文洪《舟山群岛文化地图》、徐波《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陈国强等《闽台惠东人》、彭兆荣《渔村叙事:东南沿海三个渔村变迁》、黄新美《珠江口水上居民的研究》、黄金河《珠海水上人》等。海洋宗教信仰是船家人文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海神之一妈祖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不少相关成果,而本子课题负责人王荣国《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一书是该领域最系统的专题研究成果,子课题成员彭维斌的《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也有独到的创见,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环中国海船家社会人文的系统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调研内容:本子课题拟在学术界和本课题组成员已有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环中国海区域开展以海洋文化取向的、以船家社会人文为专题的调查研究。计划开展的具体调研内容有:

1.调查、寻觅环中国海历代海洋族群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既要在前人基础上调查研究东夷、百越、南岛、疍民等海洋族群及外来的海路回族的社会文化,又要调研汉民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性的区域性船家人文,探索其人文内涵与特点、产生过程。

2.以个案调研的形式,选择一批典型的海洋社会人文聚落单位,调查传统船家社会中保存的形态多样的造船祭仪、定期船祭、祭海祈风、送王船等海洋民俗文化内容,分析、解读不同海洋文化区域中船家民俗人文的关系、差别及其原因,研究环中国海船家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

3.调研不同文化区系中的海洋文学内涵、海洋艺术形态等多样的文化内涵,研究海洋话语下船家社会的民间故事、祖先传说、歌谣唱曲等海洋文学内容,研究海洋文化背景下的手工产品、营建形态、民间工艺等艺术形态内涵。

4.调研不同海洋文化区系中的海神崇拜,分别调查、研究上自东海龙王、经由闽台妈祖、下迄南海龙王与岭南龙母等不同区系的海神崇拜,研究探讨不同区系海神的产生、发展、变迁过程与传播的空间范围,探讨东方海神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海神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5.结合传世文献与海洋考古的新发现,研究环中国海海洋族群的社会文化各类内涵的总体特点、内在关联、时空变迁等问题。

拟突破难点和重点:首先,要突破传统调查研究中局限于个案船家社会人文表层事象,重视海洋人文中的族群历史文化背景。其次,应重视在对环中国海船家社会人文宏观分区基础上的调查研究,探讨不同海洋区系的人文内涵及其异同。第三,重视对环中国海海神信仰文化的系统调研,克服传统研究将海神局限于妈祖的不足,着重调研不同海洋文化区系中的海神形态,深化既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