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广高速福建漳州段发现浮滨文化墓葬
发布时间: 2011-07-13 浏览次数: 349

  福广高速福建漳州段发现浮滨文化墓葬

    2011年4月底至6月初,为配合福广高速基建工程,厦门大学考古队与福建漳州文管办联合对漳州市平和县安厚镇钟铜山遗址、山格镇牛路头遗址、诏安县官陂镇乾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收获颇丰,最重要的成果是清理了5座商周时期墓葬,其中安厚钟铜山3座;山格牛路头1座;官陂乾岗1座。这批墓葬多位于近山顶处,均受不同程度的扰乱或破坏,安厚钟桐山M1、山格牛路头M7仅存墓葬局部。

    墓葬多近东西向,偶见西南至东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直接打破生土,无葬具,骨骼无存。随葬品摆放无一定规律,或墓底,或近墓壁: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多为(凹)圜底、圈足及平底器等,如壶、豆、尊、杯、钵等,器表多施釉、黑色或橙黄色陶衣;纹饰多为条纹、曲折纹、斜线纹等;常见刻划符号如“+”等;另外,器物口沿处常见有成对钻孔;墓葬中还出土了少量石器,除典型的凹弧刃石锛外,还发现有石璋、石戈残器。

    从墓葬形制、随葬品及叠压打破关系推断,这批商周墓葬皆为浮滨文化墓葬;且相互之间应有着地域与期别之差:

    诏安乾岗M1,开口于①下,打破生土,随葬品皆为陶器,有罐、壶等。从器物形制看,与以往漳州地区出土的浮滨墓葬器物稍有不同,诏安地缘介于漳州与粤东之间,这为考察浮滨文化的地域特征增添新的资料。

    安厚牛路头M7出土的陶尊与漳州松柏山遗址出土陶尊较为相似,时代应较早。安厚钟铜山M1是本次清理的浮滨墓葬中规模较大、形制较为特殊的一座:开口于②层下,直接打破基岩;受高速路施工破坏严重,仅余墓葬南部二层台及墓底东南一隅。从清理情况看,随葬品较为丰富,多贴墓壁,放于二层台上。器类主要为陶器,有壶、豆、罐、盆等,多施釉,器物口沿常见钻孔;石器少量,主要为石锛。陶器形制与漳州虎林山遗址第三组墓葬出土器物类似,时代可能稍晚。

 

    浮滨文化是商周时期分布于闽南粤东一带颇具土著特色的考古学文化。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相对薄弱,为浮滨文化的分期分区研究造成了困难。此次漳州平和、诏安两地商周墓葬的发现,不仅为漳州先秦考古增添了新的资料,也对丰富闽南地区的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尤其是浮滨文化的分期、分区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次发掘的遗址地层中也出土了一批先秦时期的遗物,有数量众多的夹砂黑陶片、泥质灰陶片、釉陶片、橙黄陶片等;可辨器形涵盖了罐、尊、豆、俑等;纹饰有条纹、方格纹、篮纹、夔纹等。另出有少量石锛、石凿及石璋、石戈、石环(玦)残器等,其中出土的一件石凿极为特殊,古人利用了当地石材硬度内外有别的特性,将其加工为更利于把握的制石(玉)工具,这种石器在福建地区极属罕见。

                                    (厦门大学考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