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南海Ⅰ号》亮相央视记录频道
发布时间: 2011-12-03 浏览次数: 114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手打造的三集纪录片《南海Ⅰ号》将在12月2日到4日在纪录频道首播,正式与观众见面。

以下为央视记录频道《南海Ⅰ号》官网http://jishi.cntv.cn/program/C31740/shouye/index.shtml披露的纪录片主体内容:

    纪录片《南海Ⅰ号》将第一次全息纪录“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考察和打捞保护的全部过程。

    对已存放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中,这艘古船最新考古发掘行动的拍摄,将为世人解开有关这条沉船最新的悬念。

    从内容构成来看,本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古船发现情况,探查打捞情况,考古保护情况及各方相关背景。从事件的展开和叙述来看,全片对“南海Ⅰ号”故事叙述的最重要的线索,必然是从古船发现、整体打捞到目前考古发掘情况的整个过程的回溯。而考古发掘中的各种谜团、关于文物的猜想、专家的推测;整体打捞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直观的技术揭秘等,将成为形成收视兴趣点。同时成为展开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等各种相关背景的关节点。

    回溯“南海Ⅰ号”的经历,事实上可以围绕以下几个关键数字:——一是“发现古船24年”,即从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意外发现了在深埋在23 米海水之下的“南海Ⅰ号”算起,时至今日,这条宋代沉船进入人们的视野已达24年;二是“水下考古调查保护7年”,即从2001年4月,由香港商人陈来发先生的捐助,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对“南海Ⅰ号”进行了搜寻和沉船遗址精确定位,直至2007年正式启动整体打捞工作,时间已跨过7年;三是“艰难打捞9个月”,即从2007年3月准备首次尝试打捞,到力排恶劣天气、复杂环境的影响而最终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上岸,置于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中,耗时长达9个月。

    这些数字组成的,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历史。与“南海Ⅰ号”的发现同时,中国水下考古队成立,意味着水下遗产保护事业的起步,对“南海Ⅰ号”多年的探查保护,也是保护水下遗产观念日益强烈的结果。而最终的打捞,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也是多年艰苦工作成果的展示。同时,在打捞过程中巨大的资金投入,也显示了中国政府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巨大决心。这些内容的揭示和表达,对中国这样第一个文化遗产富矿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纪录片《南海Ⅰ号》在海内外的播出,会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完整的“南海Ⅰ号”鲜活地展现到观众面前,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和海洋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当这一切通过纪录片《南海Ⅰ号》以全新的视角和故事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后,观众将从历史的谜团、生动的细节、宏伟的背景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与之相伴的强大的力量。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jishi.cntv.cn/program/C31740/shouye/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