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双坟店遗址2011年度发掘新发现
发布时间: 2012-05-29 浏览次数: 57

 

湖北十堰双坟店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

 

双坟店遗址全景

2011年度第层下F2

2011年度第层下F3

 

     湖北省十堰市双坟店遗址位于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李家湾村七组,处于汉水上游水系之一犟河两岸的河畔台地上。20096月至9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队对该遗址做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在犟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发现5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长方形排房建筑遗迹(F2-F6),24个灰坑,17个瓮棺等大量遗迹。为进一步了解双坟店遗址的全貌,20117月至10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队对该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晚期房屋建筑遗迹6座,瓮棺16个,灰坑29个,陶窑1座,墓葬3座。同时,地层和灰坑中出土大量新石器晚期石家河文化的石器和陶器。相对于2009年度发掘而言,2011年发掘对于双坟店遗址的聚落布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墓葬区一般位于遗址的西北部,且以密集的瓮棺葬为特点。瓮棺多分布于房屋四周,葬具多为罐、鼎、豆、盆等两件器物上下相扣而成。大部分瓮棺不见骨骼或只残留少量骨渣,鲜见随葬品。少量瓮棺的盖豆底部有明显的人工穿孔痕迹,不像是利用破损的陶器作为瓮棺葬具,说明当时人们可能已经有了灵魂的概念。部分瓮棺葬具口部压有石块,如W13陶鼎口部叠放一石块,这种以石块盖住陶鼎口部的特征甚为独特,其象征意义尚难以确定。

 

     房屋类型较2009年度的发现更为丰富,除了西北东南走向的排房以外,也有近似正方形的单间土坯墙,更有半地穴式的房址发现。其中F2为本次发掘中面积最大,结构最清楚的房屋。F2残存室内居住面、一个灶坑、残墙基槽和部分柱洞及柱础石。根据现存的遗迹现象来看,F2为一长方形排房性质的地面式建筑,分3间,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ABC间。坐北朝南,东西长14米,南北宽7.4米,门道在房屋的南墙基偏东处,宽0.9米,较为规整的长方形。室内大半为活动面。室内是在黄沙土上铺一层较厚的灰褐色土作为居住面,厚0.1~0.2米,经过长期的居住和使用,表面光滑平整且部分地区呈青黑色或青黄色、青灰色,部分地区有一层红烧土,一般2~3厘米。B间和C间隔间的基槽较窄,宽0.3~0.45.从北墙外东侧和南墙外的一排柱洞来看,有可能是在外围支立柱搭起屋顶,形成屋檐,内部为土坯砌墙。房屋形态的多样性对于研究双坟店遗址聚落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制陶作坊区也位于遗址西北部,相对独立于核心居住区。陶窑Y1平面呈球拍形,最长径约285厘米,短径约160厘米,深约60厘米。火膛内堆积为泛红色砂土,南部杂有细小红烧土碎屑,土质较致密。在火膛底部有一人类头骨,保存较好。该头骨性质与房县七里河陶窑火膛处发现的人头骨类似,应该是陶窑建造之前的一种祭祀仪式,体现了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猎头习俗。

 

     2011年,在地层和灰坑中发现大量石器,打、磨兼制,通体磨光者较少,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镞、石杵、砺石等,还有少量石英质刮削器。在地层、灰坑和墓葬中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陶片,基本属于石家河文化内涵。陶质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类,以夹砂陶数量略多,约占百分之六十。夹砂陶陶色主要为红色,其次为灰色、黑色。夹砂陶纹饰以素面为主,次为篮纹、弦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少量方格纹和绳纹。夹砂陶器形以厚胎陶缸、宽扁鼎足、漏斗形擂钵、花瓣形圈足罐、红陶钵、卷云纹镂空器座为主。泥质陶主要为磨光黑皮陶,少量红陶和灰陶。纹饰以素面占绝大多数,少量篮纹和凸棱纹。泥质陶器形主要有篮纹深斜腹圜底罐、直颈高领广肩黑衣罐、卷沿深腹灰陶盆、红陶深斜腹杯、钵、豆、斝、纺轮等。通过器型对比和纹饰比较,可以初步判断双坟店遗址的年代范围大致相当于房县七里河遗址的石家河文化一期后段和第二期。

 

     位于汉水上游的鄂西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国南北、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通道。青龙泉遗址内仰韶、屈家岭、石家河三叠层使人们对鄂西北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以及江汉地区与中原、关中史前文化的相互关系有了基本认识。而双坟店遗址的发掘和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犟河、堵河等汉水上游支流水系的新石器晚期人文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厦门大学历史系 张 敏 王新天)

(《中国文物报》2012525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