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系列讲座(二十五)
发布时间: 2018-03-15 浏览次数: 812

2018年3月10日下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卫红(朔知)先生做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为厦大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探源凌家滩”的学术讲座。讲座在联兴楼104会议室举行,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师生共50余人聆听了讲座。此次讲座是我院历史系“考古文博系列讲座”的第25场。

 讲座伊始,吴老师简要介绍了距今5800-53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的环境,以及1987年来先后共达六次的考古发掘历程,他强调该遗址在对研究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方面具有突出地位。随后,在分析墓葬出土玉器特点、工艺、功能的基础上,吴老师依据出土的重器缺乏规范,玉器制造地点较为分散等证据论定该期应处于玉器使用变革之初的创新时期。最后,吴老师针对近些年对安徽皖江近1000平方公里的调查结果,得出了凌家滩的兴衰同整个皖江环境变化和聚落变迁有关,是由晚期周边小聚落聚变产生的结论。

 在讨论互动环节,吴卫红老师就师生提出的关于玉器加工工艺、考古学多重证据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该讲座增进了同学们对凌家滩遗址的文化性质、中国中东部玉器文化发展脉络的认识和理解。吴老师以其宏观的研究视野、实证的科研精神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撰稿 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