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会议纪要
为配合“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活动,厦门大学历史系于5月21日至24日举办了“第二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系列活动。
一、论坛开幕式
2021年5月22日,第二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开幕式在南光一101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嘉宾包括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现任职于各大高校、考古机构、文博单位等的60多名校友以及福建省文物局等相关领导。开幕仪式由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主持,厦门大学社科处林木顺副处长致欢迎辞,人文学院高忠华书记、福建文物局局长傅柒生、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发表讲话。高忠华书记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指示,肯定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就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应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发展考古学。傅柒生局长谈到在总书记强调考古重要性的今天,发展考古不仅是一项专业工作,而且是一项文化工程、政治工程。现在是考古的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时代应该有最好的作为,傅局长还对东南考古发展论坛今后的举办提出建议。王永平院长对今年福建考古研究院的编制情况进行了介绍,表示今后将加强福建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合作。
福建省文物局傅柒生局长致辞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王永平院长致辞
开幕仪式后与会嘉宾在建南大礼堂前合影留念,合影留念后徐友麟校友作为代表为第二届东南考古论坛敬献纪念瓷盘。
二、论坛学术报告
论坛学术报告共分为五场,其中上午开幕式之后有两场学术报告,其余三场报告在下午进行。
上午第一场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主持,共有三位学者发言。
广西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做了题为“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的发掘与收获”的报告。谢光茂研究员首先说明了隆安娅怀洞遗址的遗址概况和发掘经过。其次介绍了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存,该遗址发现1座墓葬及部分人类遗骸,多处用火遗迹。出土一万多件文化遗物及大量动植物遗存。文化遗物种类有石制品、陶片、骨器、蚌器等,95%以上为打制石制品。遗存包括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的,以旧石器时代为主,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44000-33000;第二期为28000-24000,第三期为16400-16000,第四期为5000-4000.最后对他对遗址的意义进行总结:(一)娅怀洞是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新的史前文化类型;(二)填补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缺环;(三)发现了中国罕见的旧石器时代墓葬和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四)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野生稻资源的证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游晓蕾做了题为“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墓考古发掘”的报告。她首先分析了土墩墓的筑造方式并列举现已发现周代大型土墩墓;其次介绍了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墓的基本概况,依据该土墩墓的地层复原了该土墩墓从选择地点→平整地面→铺垫黄土→搭建墓下建筑→举行仪式→拆除建筑→堆土留坑→举行仪式→筑人字椁埋葬→墓道举行仪式→填平墓坑和墓道→封土成墩的全过程。另外对该墓被盗掘以及在其上挖坑建墓的情况也进行了复原。最后她认为该墓的发掘具有五大价值;一、较完整复原了整个土墩的营建过程,为以后的土墩墓发掘提供借鉴和参考。二、测年数据与先前学者对器物年代的判断较为吻合,为土墩墓序列年代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尺。三、浙江首次发现完整的土墩墓墓下建筑遗迹。四、浙江首次发现由草裹泥堆筑的东周时期大型土墩。草裹泥的堆筑方式与良渚水坝如出一辙,为研究江南地区先民的丧葬习俗、建筑技术及传承提供了新的线索。五、丰富了越文化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付琳做了题为“福建浦城龙头山遗址发掘收获与思考”的报告。他首先交代了龙头山遗址的地理环境与所处位置,并简要介绍前期调查和发掘概况。其次介绍了遗址的主要收获,共收获了秦汉时期闽越国墓葬、商周时期遗存、新石器时代墓葬和新石器时代窑址。最后是他对该遗址的初步认识,第一,他认为通过对遗址开展环境考古和多学科研究,可为探研闽浙赣邻境山区早期经济生业问题提供重要资料;第二,对于龙头山遗址新石器遗存的进一步分析,将成为完善闽浙赣邻境地区史前文化序列、谱系关系与对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也可以为解决好川文化的来源、地方类型等问题提供新的线索。
上午第二场学术报告由原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主持,三位学者发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肖发标研究员所做报告题为“赣南大余县滩头窑址考古收获”。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肖发标研究员简要介绍了滩头窑遗址的地理位置、项目缘起以及考古发掘经过。第二部分对出土遗迹进行介绍,包括Y1、Y2两条龙窑遗迹以及6座墓葬,其中2座为双室券顶砖室墓,4座为单室券顶砖室墓。第三部分对出土遗物进行介绍,滩头窑址出土的瓷器,数量达到32231件(片)。瓷器品种以灰褐色的黑釉瓷为主,出土瓷器器型以壶、罐、擂缽最为多见,其次是炉、急须、盏、钵、瓶等。其中执壶的数量最多,有17668件(片),占出土瓷器总数32231的54.8%。最后一部分是对该窑的认识。1.这是一处只追求产量,不追求质量的瓷窑。2.滩头窑采用支座支烧,不见匣钵,这种装烧技术,延续了洪州窑的早期装烧技术。3.从窑址烧造器物的造型、装饰及装烧方法等,可以推断滩头窑的烧造时间为五代至北宋中期。特别是在一件擂钵的外壁,发现了北宋“熙宁玖年”的刻铭,也可以证明。4.滩头窑出土数量众多的龙首壶,很有可能销往崇龙信仰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某个羁縻州首领的专享用器。
闽江学院黄运明副教授所做报告题为“早期印纹陶的发生和发展—以闽江流域为中心”。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黄运明副教授对印纹陶的研究史进行回顾,并作出总结认为:1.印纹陶多地起源,但每个区域发展的脉络并不清晰;2.对印纹陶产生和发展的绝对年代认识模糊;3.对以印纹陶为纽带的技术传播对于区域内部史前人群互动关系探讨比较少。第二部分他论述了闽江流域印纹陶的产生和发展,并统计闽江流域新石器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中哪些文化产生了印纹陶。最后一部分是他的一些思考:1.闽江流域上、下游为我们展示了印纹陶从产生到发展、繁荣的清晰脉络。2.印纹陶产生应该是距今5300-5000年左右,发展在距今4800-4300年左右。3.以印纹陶为纽带的技术推广,促进了闽江上下游之间的文化传播,同时促进了区域内部史前人群的认同感,最终为闽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这种以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传播模式能否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其它区域在新石器晚期文化交流的范式。5.不同印纹陶产生和发展的区域之间又是如何继续相互认同,最后形成以印纹陶为标识的东南百越人群共同体,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淼所做报告题为“福建古陶瓷生产及外销——安溪县古窑址考古调查“。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刘淼副教授介绍了安溪县古窑址的考古调查工作概况。第二部分是考古调查成果简介,通过考古调查,在安溪县的十二个乡镇共发现窑址点77处,初步可划分为宋元时期(7处)、元末至明代早期(4处)、明代中晚期(13处)、明末至清代早期(11处)、清代中晚期至民国(45处)等几个时间段。采集并整理包括青白瓷、青瓷、青花瓷、白瓷、红绿彩瓷以及匣钵、垫饼等窑具在内的标本共2781件,其中青花瓷器发现数量最多。 最后一部分是收获及意义:1.通过此次考古调查,梳理了华南地区窑业技术从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演变的整个过程,以及产品从青白瓷→青瓷→青花瓷器生产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外销瓷业技术体系完整有序的发展轨迹。2.明代早期青瓷窑址和明代中期青花瓷窑址的发现,弥补了明代早中期华南地区窑业技术的缺环;特别是明代中期青花瓷窑址的发现对于探讨福建青花瓷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下午学术报告分为三场,第一场由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会长郑国珍主持,三位学者进行发言。
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常浩所做报告题为“福建的世界遗产”。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常浩副主任对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及福建实践进行介绍,在福建实践中重点介绍了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的世界遗产之路及遗产价值。第二部分是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他向我们介绍了从申遗文本到遗产保护、环境整治、遗产展示、遗产安全、遗产利用、遗产监测、社区参与、惠及原住民、旅游管理等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该如何更好的保护传承,其中列举了万寿岩遗址、奇和洞遗址、福州地铁屏山站考古工地、城村汉城国家遗址公园等遗址,希望能够更好的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到来。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郭俊叶所做报告题为“莫高窟第143窟上方塔调查与研究”。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她向我们介绍了土塔的概况。这座土塔位于莫高窟南区,是现存最南边的崖面上层塔。塔身八面,由土坯垒砌而成。塔身正面高约265厘米,宽173厘米。塔顶为八角攒尖顶,刹心的竖木裸露在外,塔刹底部为莲花,塔内圆形,穹窿顶。第二部分她对塔内主尊尊格进行分析。学术界对于这座土塔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法华塔”,另一种认为是“药师塔”,但她认为此塔并非“法华塔”,也不是“药师塔”,而是以西方阿弥陀佛为主尊,又包括了东壁门上的药师佛,以及观音等菩萨众,宣扬佛法,完成救苦救难,拔厄济养等思想内容。第三部分她考证了功德主与土塔的营建年代,功德主是僧界僧统的王僧统,而修建的时间应为晚唐时期。第四部分是塔与下方洞窟的关系,她认为石窟与上方塔的营建也应具有希望身生父母以及自身能解除病痛、身生净土的愿望,并且通过对塔内壁画内容的研究,填补了有关第143窟上方塔内容的空缺,并考证其所表达的宗教内涵和功能,也可为其它崖面塔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张闻捷所做报告题为“安徽淮南武王墩楚墓新见乐钟音列与编列制度”。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武王墩墓葬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出土青铜钮钟的测音结果。其次,他介绍了乐钟形制,其中包括周代编钟的分类与名称、战国晚期钮钟形态出现的变化及与汉代钮钟形态的联系以及战国晚期钮钟调音方式的变化。最后是编列制度,他向我们介绍了从春秋早期一直到汉代的编列制度变化。在报告的最后他认为:1.纯以钮钟编列来演奏宗庙礼乐,不仅使乐钟音色上缺乏变化、失去节奏感(镈钟)和音色的浑厚、神圣性(甬钟),也使得编钟的整体观感和气势下降,这是战国晚期青铜资源紧张、礼乐制度衰落的集中反映之一。2.原来复杂的乐钟制造(尤其是镈钟与甬钟更为费工费时),到战国晚期后严重简化,调音现象罕见,乐工和铜器工匠趋向制造更为简单的钮钟,乐钟最终成为一种形式化象征。3.从现有考古资料看来,战国晚期至秦代的乐制尽管简略,却是汉制形成的重要基础,不可忽视。汉代皇室的5甬、14钮的编列组合制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无疑现在又更明确了一步。4.秦人虽有焚书坑儒的恶名,但似乎并未完全抛弃礼乐制度,即使是高层贵族也有继续使用礼乐器的现象。
下午第二场学术报告由原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林华东主持,共三位学者发言。
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会长郑国珍所做报告题为“基于考古遗址的”不可再生性“之保护活化探讨。他将遗址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回填式(覆土式、充填式等),他列举了北苑御焙遗址、猫耳弄山窑址、福州闽越宫殿建筑遗迹,这些遗址采用了回填式的保护方式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他对这种保护方式予以肯定。第二种是遮盖式,他列举了窑址的例子,认为这种方式起到遮风挡雨作用;也利于展示,但形成了小气候环境,易受到生物病害等侵蚀。第三种是展示式(露天式、馆内式),他以三明万寿岩遗址作为例子,认为露天可以展示其文物价值。但会引起遗址内部环境变化,使自然侵蚀持续。最后是郑国珍会长对遗址保护的思考,他认为为了避免考古发掘完成后,因不合理的保护方式使考古研究不能继续,合理的回填式保护应引为基础。除此之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手法在考古遗产领域的应用,也可以更好地对遗址进行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
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周海所做报告题为”史前考古成果经济转化的桂林探索“。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桂林史前考古的历史过程,其中重点介绍了桂林甑皮岩遗址,该遗址的重要性引发了他的思考,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考古文化,如何更好服务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赋能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这成为了桂林考古工作者超越学术和行业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第二部分他对如何挖掘甑皮岩遗址的核心价值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掘甑皮岩核心价值体现在桂林是人类制陶技术的起源地之一,是万年根茎块农作物种植的发现地之一,是距今12000--7000年间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最佳适应方式的示范地之一,因此打造出了 “万年智慧圣地”这张文化名片。第三部分是经济转化探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异地展示甑皮岩文化,建构”一址两馆“发展格局;2.利用甑皮岩遗址发现的距今一万年的桂花籽,构建“桂花公社”文化产业园;3、利用圜底陶器,开发万年文化延续现代设计产品;4、万年智慧与房产融合。
宜兴市百工坊紫砂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友麟所做报告题为”宜兴紫砂壶文人壶简史。他主要介绍了现藏于各大博物馆的十件紫砂壶,重点介绍了他为庆祝厦门大学一百周年设计的“思宇壶”。
下午第三场学术报告由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主持,共三位学者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彭菲所做报告题为“西北望东南:从西北沙漠边缘区考古发现谈东南地区考古潜力”。彭菲副教授将他在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经历与在福建地区的考古经历进行对比,以展望东南考古。首先他介绍了位于西北地区的水洞沟与鸽子山的的发掘研究情况,其次介绍了位于福建的万寿岩遗址、莲花池山遗址和漳州旧石器调查的情况,他认为东南地区目前旧石器考古研究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红土年代问题;二是石器技术问题;三是旧石器文化演化问题;四是工作持续问题。最后是他的感想与期望,一是他认为目前高校旧石器考古的人员与队伍数量不足;二是国保单位如何发掘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三是如何探索出适合东南地区的研究方法;四是东南地区考古如何与东南亚考古结合。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葛威所做报告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科技考古的教学与科研”。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科技考古课程教学的情况,《科技考古》课程在我校设立于2010年,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包括科技考古勘探、树轮法测年及应用、碳十四测年及应用、碳十四年代的树轮校正、钾氩法测年和释光测年、考古残留物分析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二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实验室建设的情况,目前,实验室依托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体位于南光楼218-219室。包括6个子实验室和1个资料室,总面积约170平米。最后一部分是他对新文科与“新”考古学的思考,他认为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加强并规范与跨学科研究者的合作;二、开设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课程;三;通过专业分流吸引一批理科学生;四加强英语教学,扩大国际影响力。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朱展云所做报告题为“考古残留物研究前沿进展”。首先他对考古残留物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认为考古残留物是与古代人类活动相关的物质实体遗留的少量、微量或痕量的物质或腐蚀产物。其次他认为目前对考古残留物的研究存在四个难点,一是残存量较少,他以西周荒帏印痕、考古出土罐中的酒等为例;二是目前方法不完善,需要对方法优化研究;三是保存机理不明;四是标准规范缺乏,最后他对目前厦门大学保护研究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
最后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保全对全会做了总结,并对前来参加第二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会议圆满结束。
三、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座谈会
2021年5月23日下午两点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召开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座谈会,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校友及考古专业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蔡保全老师主持,蔡老师对与会校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欢迎。蔡老师首先对第一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2016年)进行回顾,认为第一届论坛的意见一是内改,二是外援。内改方面现在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师资力量相对于第一届论坛时变化不大,数量仍不够。二是招生问题,人文学院以文史哲大类招生,但现如今单从文科招生已满足不了考古学科发展的需求。外援方面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考古基地遗址方面不够理想,需要各省支援。二是考古专业校友作为考古文博专业的兼职教授,如何培养学生还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蔡老师对今后东南考古发展论坛的举办也提出了想法,他认为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举办地点上不必局限在厦门大学,可以办成区域性的会议。在参会人员上,也不必局限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校友,他希望能把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办成一个对东南考古作出贡献的论坛。
最后蔡老师谈到厦大考古专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爬坡阶段,准备迎接考古专业的发展,今后该如何发展,希望倾听校友的意见和支持。
校友们纷纷发表建议,与会校友的意见主要有:
一、狠抓田野考古基本功。与会校友表示现如今科技水平虽然提高,但考古不能只依靠科技,仍要抓牢基本功,地层划分、手绘遗迹图及器物图的能力都需加强,不能因有了电脑而丢了传统。学生田野考古能力不够强,进入考古所等单位后,工作无法施展,关乎厦大考古专业的口碑。与会校友还提出意见认为田野实习教师轮流带队的机制需要更改,轮流带队实习可能导致各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二、考古基地建设问题。与会校友纷纷认为建立考古基地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考古基地才能掌握主动权,去各地发掘很被动,打游击的方式不适合于今天的形势。对考古基地的建设地点,与会校友有不同意见,一是认为考古基地应立足福建,可以更好的利用本地丰富资源。二是认为考古基地可以在东南地区,不必局限于福建,可以采取地方与学校共建的方式。 三是考古基地可以跨过黄河流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才能扩大厦大考古影响力。也有校友建议考古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学生发展与就业。
三、抓住机遇,建立考古系。目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并在《求是》上发表署名文章,福建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考古工作若干通知》提到支持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推动适时设立考古学院,并将发展考古写入“十四五”规划,与会校友们皆认为应当抓住机遇,化春风为春雨推动成立考古系,以对当前发展考古的大背景积极作出贡献。对于如何成立考古系,与会校友也提出宝贵意见,认为应当根据传统优势,合理设置研究室、合理规划、依托学院。考古系的组成可以向海洋学院、生物学院学习,多学科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会校友一致认为考古专业的师资数量偏少,应当积极引进师资。并认为对如何引进师资力量,需要统筹考虑。也有校友提出意见,认为现今各大高校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目前厦大考古专业缺乏在学界有影响力的带头人,考古专业可以引进高端人才扩大影响力。
五、厦大考古学科定位问题。与会校友表示厦大考古的学术传统是东南考古、海洋考古,我们的传统最符合当今潮流,要立足东南,守住阵地,利用本地资源,继续做强做大,在本地做出影响力后再慢慢渗透其他地区。在海洋考古中我们既有地利优势,也有师资基础,应当积极发扬,对南岛语族的研究也要继续推动,要将东南考古与海洋考古结合在一起,作为特色来发展。也有校友提出应当秉承林惠祥先生的学术传统,面向东南亚,现如今许多考古高校已到其他国家进行考古研究,厦大也可以积极到东南亚地区进行考古研究。许多校友还提出应积极发展科技考古,科技考古在今天发挥了越来重要的作用,并认为发展科技考古可以和厦大其他学院展开积极合作。
六、课程设置问题,与会校友提出的意见主要有,一是可以考虑成立考古校外专业委员会,在课程设置等问题中,为学校提出参考意见。二是加强考古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设置一门《考古学理论经典选读》课程。三是在课程中可以设置一门如何成为优秀考古领队的课程,以便今后学生毕业后能更从容的面对工作。
七、东南考古发展论坛今后如何举办问题。与会校友认为东南考古发展论坛要有开放性,应到各地举办,不必局限于厦门大学,要将会议与学术讲座相结合,加强宣传,提高东南考古论坛的影响力。
八、树立信心,与会校友皆认为厦大考古专业是传统强势专业,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考古学者,许多校友目前已经是东南考古阵地的骨干力量,目前是发展考古最好的时代,应树立信心重振厦大考古的辉煌。
与会校友还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应该扩建考古资料室、考古标本室;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新做法,考古专业与社会对接,利用社会力量办学;与博物馆合作扩大影响力等。
最后蔡保全老师对各位校友为母校考古专业献言献策表示感谢,座谈会圆满结束。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刘秋城 撰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