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2021年5月27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为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的精彩讲座,华侨大学王怡苹和王琳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新天、葛威、魏凯、邓婉文、付琳、刘翀等老师及考古专业本科生、研究生50余人参加讲座。
讲座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七星河流域聚落分布及人地关系、江汉平原重要聚落人地关系分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析和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分布特征。刘老师利用GIS技术对上述地域史前聚落与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地区重要史前聚落及其治水工程的特征。
一、七星河流域史前聚落分布及人地关系
刘老师将七星河流域及其附近的美阳河流域不同时期的聚落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仰韶到龙山时期,七星河流域有很多聚落分布,而美阳河流域则几乎没有。从地理环境分析七星河处于沟谷低洼地带,河流较稳定,而美阳河流经高台,经常改道而较不稳定。由此可见,史前聚落的发展对稳定的河网分布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此外,他对伊洛河流域及山西汾河谷地的不同时期聚落分布和人地关系进行分析,显示出水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着聚落发展的规模。
二、江汉平原重要聚落人地关系分析
刘老师对江汉平原史前聚落建立了数字表面模型,分析了走马岭、鸡鸣城和屈家岭等重要遗址的人地关系。这些遗址有些有“城墙”,有些没有,他指出这些“城墙”不是围城而居,而是人们住在这些围起的高地上,中间种植水稻。既可以保护建设在高地的房屋不受洪水侵害,同时合理设置沟渠,又能为围在中间的稻田防洪、抗旱。由此特别强调,尽管屈家岭遗址没有城墙,仍然是江汉平原社会复杂化问题必须关注的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屈家岭遗址位于台地之上,天然地势能在雨季中避免洪水的侵扰,不需要围筑高地建房。同时屈家岭文化所表现的广泛的分布范围和丰富的文化面貌代表了江汉平原的史前文明发展水平。
三、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析
刘老师根据良渚古城周边东苕溪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了东苕溪水系的河网分布与流域范围,并且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出四个水坝群的集水面积和库容信息。他推测良渚人基本掌握了当地的水文特征,充分发挥了水利设施的防洪、防御、运输、灌溉等功能。古城西、北方向的山口等地的一系列的水坝等设施及其精心布局设计,使良渚先民可以应对台风过境产生的特大暴雨、防御来自西北方的潜在威胁、运输古城城墙下石头和在伏旱期间用存蓄的水进行水稻灌溉。
四、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分布特征
成都平原的工作刚刚开始,刘老师首先强调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于成都平原的重要意义,而都江堰建设以前,成都平原同样面临严峻的防洪和抗旱问题。其次,与大家分享了八座史前遗址地表的数字影像,并通过区域高程影像提取的河网数据,初步发现很多遗址分布在小流域地区。由于成都平原的遗址保存情况远不如江汉平原,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后,刘老师强调自古以来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南北方的治水模式不一。先民在治水的过程中团结起来挑战自然环境并生存下来,史前治水是文明兴盛以及社会复杂化的起点。由此也就提出了,以治水工程来考察史前文明社会的一种观察视角和评价标准。讲座结束之后,王新天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葛威、刘翀和王琳三位老师及同学们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刘老师交流,他都逐一耐心解答。
厦门大学2019级考古专业本科生康伊帆 撰稿;摄影 张俭